-
- 刘大为:临床监测—— 数值是身体 时间是生命
- 【摘要】监测是目前重症治疗中常见的临床行为,具有与诊断明显不同的特点和临床应用方式。监测指标通常针对性地指向某个具体的生理位点,用定量的数值表示这个位点的即时情况;连续对这个位点进行测量,指标数值的改变可以反映出生理变化或病情发展。如果临床采用针对性作用于这个位点的干预方法进行治疗,那么,监测指标的数值就代表了干预的强度,数值的变化则代表了干预作用的方向,从而构成对干预方法实施的反馈性调节。只有保证干预方法的精准实施,才有可能发挥出最佳的治疗效应。但是,监测本身不是治疗,只有医务人员理解监测指标的特点,掌握临床监测的应用,监测才有临床应用的价值,才具有生命的意义。
2024-07-09
-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重症医学分会召开第三届华夏重症医学高峰论坛 会议通知
- 会议主题:思考之光,创新为源
2024-01-24
-
- 急性呼吸循环障碍的改良七步法分析及治疗流程
- 摘要
急性呼吸循环障碍是最常见的重症综合征,其实质是以心肺为核心的器官/系统受损,是疾病和损伤进入重症阶段的基本表现。其发生发展包含以下几个环节:个体的特殊性、原发疾病打击、机体反应失调及全身性紊乱。因此,急性呼吸循环障碍的诊治是临床难题。根据既往提出的基于重症超声的病理生理导向的急性呼吸循环事件管理流程(PIEPEAR),结合近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改良的七步法分析及治疗流程,有助于引导临床医生对急性呼吸循环障碍时的合理思考及规范治疗。该流程包括:基于临床问题的辨析、目的性临床信息追加获取、基于重症超声的床旁核心病情评估、病理生理紊乱及机体反应表型分析、病因诊断、分层一体化治疗、两层三面的治疗效果反馈。通过“庖丁解牛”式的思维引导和可视化监测,强化临床问题辨析及围绕病理生理紊乱、机体反应及原发病因三位一体的诊疗分析思路,以更准确地厘清病情关键节点,使治疗更具针对性和简单,达到“升维认知、降维治疗”的目的。
2023-12-21
-
- CCUSG第八届重症超声学术年会
- 大会主题:时程性与表型性
2023-11-28
-
- 重症超声临床操作技术的护理规范
- 重症超声临床操作技术的护理规范
2023-06-19
-
- 可视化医学推动者晁彦公:远程医疗在疫情下迎来春天
- 可视化医学推动者晁彦公:远程医疗在疫情下迎来春天
2023-06-19
-
- 康焰:重症医学能满足你对医学的所有想象
- 新华网采访康焰教授
2023-03-31
-
- 重症患者膈肌超声专家共识
- 近年来,膈肌超声在重症监护临床应用研究中进展迅速。然而,截止目前,尚缺乏权威的指南或共识。因此,该文作者们着手提出基于共识的声明,并制定膈肌超声检查的评估方法及流程,并确定未来研究的关键领域。
2022-04-21
-
- 刘大为 王小亭 王广健:基于机体反应与血流动力学的重症新认知
- 重症医学的飞速发展,促使我们对重症产生了新的思考与认知。我们将重症理解为损伤或疾病发生发展为致命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桥梁是广泛的机体失调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机体反应是重症病理生理学的要点与重点,血流动力学是重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与重心,两者形影不离,相互关联。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宿主/机体失调反应”和“重症单元”两个新概念,并强调制定血流动力学干预措施的新要求,从而突出了机体反应与血流动力学对于重症的关键作用,亦丰富了重症体系化认知的内涵。
2022-03-14
-
- 今天直播丨19:30“再学习,促认知”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北京共识再解读第二季第一期
- 第一讲《指标就是临床表现,你如何知道?》 主讲:刘大为
2021-11-25
更多MORE>>